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李静
6月15日,香港美妆零售连锁商莎莎国际控股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莎莎国际”)发布公告称,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,2023财年全年营业额上升2.6%至35.0亿港元,全年盈利0.50亿港元,2022财年则为亏损3.44亿港元。
(资料图)
莎莎国际表示,鉴于集团所在市场经营环境所面临的挑战刚刚过去,根据集团按溢利派发股息的政策,以及实施负责任的风险管理,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。
受此消息影响,莎莎国际6月15日开盘一路上涨,截至当日收盘,报收1.49港元,增长1.36%,市值46.24亿港元。
香港特区营业额在旅游业带动下加快增长
分地区来看,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年度,中国香港及澳门特区营业额为23.73亿港元,同比增长7.28%。其中,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第四季度,受惠于内地旅客重临,香港特区的线下销售按年增长55.6%,与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上一季度相比增长25.1%。
据了解,根据香港特区官方数据,2023年1月份、2月份和3月份来访旅客分别有30万、110万和190万人次。
“香港特区一直是内地旅客的热门假日出游地点,而美容产品也是他们在港旅游购物的首选,将对我们在香港特区的业绩产生正面影响。”莎莎国际方面表示,随著消费能力恢复,市民再次外出旅游,预计中国内地旅客将陆续回归。
“莎莎国际香港特区营业额恢复较快与旅游有很大的关系,消费者可以走出家门去到当地购买产品,这极大的促进了消费,也进一步提振了莎莎国际的业绩。”艾媒咨询分析师张毅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内地业务版图正加速缩减
相较于中国香港特区,莎莎国际在内地的表现略差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3年3月31日止,莎莎国际在内地营业额为2.25亿港元,(按当地货币计算)比去年下降22.9%。
而与业绩一同下滑的还有莎莎国际在内地的店铺数量。财报显示,截至2023年3月31日,莎莎国际在中国内地的店铺数量为37家,仅去年一年就闭店40家店铺,新开店铺0家。
对于为何关闭内地大量的门店,莎莎国际方面称,闭店是由于当时的不明朗因素和客流量显著下滑,集团决定减少损失、保存现金流,为未来的复苏保留实力。
《证券日报》记者在走访市场时了解到,莎莎国际在北京的门店超过半数位于奥特莱斯。在位于北京花乡奥莱的一家莎莎国际店铺中,即使是周六日也鲜有人走进店铺购买产品。现场销售人员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,每天的客流量并不大,即使有进来的消费者,但购买的概率也很小,现在消费者都喜欢直播购买化妆品。
“内地与香港相比,经营成本更高,莎莎国际作为零售行业,不仅受到经营成本的压力,还面临电商平台的竞争。”广科咨询策略分析师沈萌对《证券日报》记者表示。
“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,当下,90后、00后成为新型消费群体,他们对于产品的时尚性、品质有更多的要求。”张毅表示,未来莎莎国际应加大产品创新力度,不断的去满足新生代需求。
(编辑 上官梦露)
标签: